你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医疗服务 > 大众医学 >

“惊蛰”养生首重肝
2023-03-16 14:57   来源:中西医结合科   阅读次数:

  惊蛰,又名“启蛰”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万物复苏,草木萌发,气温回暖。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对应,肝在五行中属木,喜条达而恶抑郁。养生之要在顺四时而避寒暑,春季养生要合乎肝喜条达及主升发之性,既要避免肝气升发太过,又要避免肝气郁遏,升发不足。肝气升发太过容易出现上火,导致易怒、眩晕、目赤肿痛、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;还容易克伤脾胃,出现两胁肋胀痛、胃脘胀闷、嗳气等症状。因此,惊蛰养生,首重养肝,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。
  饮食:补肾养肝
  根据中医肝肾同源理论,肝肾之间相互滋养,精血相生,通过进补一些补肾精的食物,可以达到“滋水涵木”的目的。比如选择黑芝麻、黑豆、黑枸杞等补肾以养肝,可能比直接补肝效果更好。
  情志:疏肝理气

  肝主情志,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,注重情志调达。平常可以多培养兴趣爱好,适当的娱乐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。比如利用闲余时间听音乐、画画、下棋、写书法、外出踏青等,这些都是疏肝理气,调畅情志的好方法。
  运动:升发阳气

  春季阳气始动,惊蛰前后应该适当增加户外运动,尤其是晨起运动,可以鼓舞人体阳气升发,促进气血通畅。同时,适当运动对于促进睡眠和情志调节也有帮助。
  闭目转睛:养血柔肝
  春季养肝应当避免眼睛过度劳累,用眼过度会严重耗损气血,自古以来就有“久视伤血”一说。加上现代生活中电子产品普及甚广,保护眼睛、防止用眼过度显得更加重要。目为肝之窍,闭目转睛可以保养肝肾之精血,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排除杂念,静养心神。心烦意乱、工作忙碌时也可将此作为一种调节情志的简便方法。
  艾灸:温经散寒

 惊蛰时节,气候乍暖乍寒,早晚温差较大。如果人体阳气不足,肝气郁遏,加之外感风寒湿之邪,容易引发或加重多种疾病。这时,可以适当艾灸大椎(在颈后部,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,后正中线上)、肾俞(在腰部,第2腰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)、肝俞(在背部,第9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)、气海(在下腹部,脐中下1.5寸,前正中线上)、太冲(在足背,第1、2跖骨间,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)等穴位,帮助温经散寒、行气通络,也有助于肝气条达。尤其是一些平素体质较差的女性,在惊蛰时更应注意预防风寒湿邪。需要提醒的是,由于个体体质不同,艾灸并非人人适宜,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。
  梳头:开窍宁神
  常言道:“春梳头,一年通。”诸多中医养生专著中都强调了梳头的重要作用。特别是春天梳头,有助于疏泄肝气,还可以缓解春困。梳头时可以刺激到头部多个穴位,如百会、四神聪、太阳、玉枕等,能起到开窍宁神、升清降浊的作用。最佳的梳头时间是晨起后,睡前其次
此外,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关经络进行重点梳理,如肝胆不适、情志不畅者可以多梳头部两侧的足少阳胆经,有助于肝气的疏泄。也可用手指代替梳子进行头部按摩。



(中西医结核科陈其剑撰稿 提供图片)

关键词:

上一篇:慢性咽炎防治小知识
下一篇:预防甲流 这些知识点要知道

?